July  2009 9
新媒體與媒介事件研究新方向
《傳播與社會學刊》除了刊登高質素的常規論文外,更致力開拓傳播學的前沿研究。今期「新媒體事件」專輯就是這樣的一個探索。2009 年初參與工作坊的學者與學刊的編者經過多月來的努力,不單完成個別論文,更討論、思考、整合出思路,對「媒介事件」在新媒體環境下的種種現象深入分析,並提出切入傳播學研究的一些前瞻建議。
為使「新媒體事件」專輯更具延續性與開拓性,我們邀請了「媒介事件」理論其中一個創思學者丹尼爾.戴揚(Daniel Dayan)與我們進行深入的對談。從對談中,我們體會到理論的歷史脈絡以及日漸豐厚的理論修正與潤增。從戴揚口中可知,「媒介事件」的思考自開始以來已經是跨領域的理論,其學術線索分佈電視社會學、傳播效果研究、符號學、歷史學、人類學等範疇。
經過多年的應用,以及對社會事件的觀察,我們了解到媒介事件除了1992 年戴揚與卡茨(Elihu Katz)提出的3-C’s類型(Contest競技、Conquest征戰、Coronation 加冕)之外,還出現戴揚新提出的3-D’s特性(Disenchantment幻滅、Derailment 傾軌、Disruption衝突),且有愈演愈烈之勢。在對談中戴揚澄清3-D’s不是取代了3-C’s,而是豐富了競技、征戰、加冕原類型,這說明在今天全球化環境之下媒介事件的複合性─既有原類型打造共識的一面,同時也充滿傾軌、幻滅、衝突的崩裂傾向。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全球現代性意味?先進地區急促地「集體個人化」,這亦是烏爾利希.貝克(Ulrich Beck)所指的「制度使然的個人化」(“institutionalized individualization”)。在高度個人化的現代社會,「媒體事件」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間歇性的發揮大規範的整合作用。在常態中較為孤立的個人在媒介事件中重新認同大群體。然而近年媒體在共識政治的基調中,卻引發更複雜的分裂、對立、傾軌以及多元認同的角力。這種既凝聚亦分化的改變,也許與新媒體及主流媒體擴展了的媒體生態有關。
今期的專輯共有六篇獨立論文,作者分別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楊國斌、北京大學的胡泳、深圳大學的周裕瓊、台灣政治大學的吳筱玫和孫曼蘋,以及香港中文大學的李立?。他們從不同角度和以不同案例來探討大中華地區的新媒體事件。專輯編輯邱林川及陳韜文根據新媒體事件涉及的理論議題及上述論文的研究結果,寫成一篇較長的專輯導言。為了配合今期的專輯,我們特地邀請身處法國的媒介事件研究開創者戴揚在「學術對談」專欄裏現身說法。我們希望這個專輯組合能成為新媒體事件研究再出發的一個重要參考。
這個專輯在上述的脈絡下構思、落筆、出版,有以下二點意義:一、將最前沿的理論思考應用在華人社會的實證研究案例之上,試圖將「媒介事件」作處境化研究,並提出進一步的事件類型與性質的反省與思考。二、近年國內新媒體事件以高頻率不斷發生,其整合小社群、衝擊大集團的格局,與戴揚所指3C’s結合3D’s的複雜狀況不謀而合。同時由於國內政經權力與主流媒介連成利益相近的網絡,新媒體由下而上對社會結構的衝擊力尤其顯著。「新媒體事件」的研究角度對大中華地區將能發揮持續的適切性。

今期「視覺文本」以性工作者紀錄片《麥收》的爭議為案例,探討視覺政治中的倫理道德問題,並為下一期艾曉明與卜衛有關「視覺社運」的對談揭開序幕。 

No.67  2024 January
No.66  2023 October
No.65  2023 July
No.64  2023 April
No.63  2023 January
© 2017 Communication & Society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