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ly  2021 57
性別與傳媒
Gender and Media

         1960年代以來,各國性別平權運動風起雲湧,傳播學也開始關注女性和媒介的相關課題。從早期《爐床與家庭》、《性別化的人生》等開山之作,到如今百家爭鳴的各類理論,都使性別與傳播研究在學界受到廣泛關注。性別與傳播研究除了建基於新聞與傳播學研究外,亦吸收了社會學、人類學、政治學、心理學、哲學、文學等學科領域的成果,強調理論思考與現實問題的探討。隨著互聯網的普及,當前的性別與傳播研究也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一方面,數字媒體的迅速發展讓更多人可以親自或透過媒介參與性別平權運動,促進性別平權運動在世界各地蓬勃發展;另一方面,網絡媒體也助長了仇恨言論、網絡暴力、厭女文化(misogyny)等可能阻礙平權運動發展的因素。此外,隨著韓國、日本、香港、台灣以及中國大陸陸續出現各種性別平權主張、運動和立法進程,亞洲面臨的性別與傳媒議題有其獨特性,亦值得傳播學者特別關注。本專刊收錄的七篇文章均有各自不同的理論觀點與研究方法,分別從性別研究與傳播的三個經典研究領域(生產者/傳播者、傳播內容及受眾)、近年來備受關注的數字媒體女權運動,以及技術女性主義的視角探討了大中華地區性別與傳媒的相關議題。

 
        專刊的首篇文章探討新聞從業人員,尤其是記者的性別意識。閭丘露薇以香港記者作為切入點,採取問卷調查和深度訪談相結合的方法,討論新聞教育和工作的去性別化,和記者性別意識對於其職業生涯和編輯室中結構性性別問題的影響。通過現象學的理論框架、結合女性主義視角,閭丘露薇的研究為當代媒介生產的重要把關人的性別角色和性別生態提供了一個有跡可循的觀察場域。焦霖的研究探討媒介的性別再現,以「同性戀民族主義」(homonationalism)作為理論框架,梳理了《中國日報》近30年關於性少數人群的報導內容變化。《中國日報》的報導中,對於性少數人群的呈現歷經了由少到多、又從高度關注到逐漸失語的過程,這種變化亦體現了媒體作為性別呈現的載體,其發展和自身定位、從業人員的能動性密不可分。
 
        蕭蘋和白玫佳黛的文章分別關注了不同的媒介受眾對於媒介文本作出的性別化解讀。蕭蘋主要探究女性受眾對運動廣告中性別形象、氣質、女性主義思想的看法,展開了以年輕女性為主的焦點團體訪談,發現受眾在接收和解讀媒體訊息時都具有能動性。受眾能夠結合自身日常經驗和運動實踐,並運用女性主義話語對廣告文本進行詮釋。這些女性對於運動廣告文本的論述呈現了極具台灣特色的後女權主義媒介文化。白玫佳黛則從粉絲文化視閾下深度訪談了28位粉絲,並結合自身的參與式觀察,探討了一種特殊的粉絲身份「親媽粉」。該研究發現粉絲們在流行文化中的身份建構、身份屬性的多樣化和交叉性,挑戰了主流父權制度下對於女性受眾盲目而喪失自主性追星的話語體系。
 
        專刊接下來的兩篇文章將研究重點放在了數字媒體之上,探討了近年來備受關注的網絡性別議題。甘麗華對網絡問答平台知乎有關「田園女權」的討論進行了詳細的文本分析,發現網絡討論形成了一種對中國女權主義和女權主義者的二元對立呈現和詮釋,亦即「真女權」與「偽女權」,其中的厭女言論和對其的批判結構又重構了中國傳統的父權制。黃月琴和黃瑤則從2018年中國MeToo運動著眼,研究數字傳播技術的興起和集體性別抗爭運動的轉型。其研究在「連結性行動」的理論框架下對50個反性騷擾舉報案例進行分析,挖掘女性在反性騷擾的敘事和事件中所具備的情感、引發的意義以及關係的連結性,探討了新傳播技術對於性別文化政治和策略所帶來的機遇和產生的影響。
 
        本專刊的最後一篇文章從技術的性別視角出發,探討了科技的具象化身體和其性別氣質,以及技術製成品的性別關係結構如何折射出當代性別霸權、家庭關係和育兒經驗。袁艷和朱琳在此研究中結合了技術女性主義(technological feminism)和男性氣質研究(masculinity studies)的理論之所長,以兒童伴讀機器人作為物質性文本進行社會建構和文化價值的實證研究,發現其在扮演不同角色中所展現出男性氣質的偏向性,既是一種應對當代社會育兒父職焦慮的技術性解決方案,同時卻又為男性在家庭的缺席提供了合理性,進而不利於整個社會形成用以打破性別霸權的文化策略和制度性反思。
 
        本專刊的七篇文章在選題、理論、方法論,以及實證角度都密切結合了研究對象所處的社會情境,不僅進一步推動了現有的理論和實踐的發展,同時亦有利於性別與傳媒的在地理論和研究的深化。
 
Gender and Media
Sara LIAO
 
Abstract
Communication studies have long been interested in discussing gender issues. The growing area of gender and communication studies is interdisciplinary, drawing from theoretical developments and empirical innovations not only from communications and gender studies, respectively, but also from sociology, anthropology, political science, psychology, literary studies, among others. Gender and communication studies have yielded fruitful knowledge that influences academic discussion, popular culture, and everyday politics. This special issue, as an edited collection of seven articles presented in the “Gender and Media” workshop held by the 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at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was born to, first, address the challenges brought by media technologies to understand gender phenomenon in broader Chinese-speaking societies, and, second, highlight the uniqueness of socialcultural and political contexts of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studies in these societies that would further stimulate situational knowledge production.
 
 
本文引用格式
廖雪婷(2021)。〈性別與傳媒〉。《傳播與社會學刊》,第57 期,頁v–viii
 
Citation of this article: Liao, S. (2021). Gender and media. Communication and Society, 57, v–viii.
 
廖雪婷,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傳播學院助理教授。研究興趣:女性主義及性別研究、東亞流行文化、全球化和數字媒體、創意產業。電郵:saraliao@psu.edu
 
No.69  2024 July
No.68  2024 April
No.67  2024 January
No.66  2023 October
No.65  2023 July
© 2017 Communication & Society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