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uary  2013 23
專輯序言Special Issue Preface
檢視兩岸多地的中華傳播研究
Examining Chinese Communication Research in Various Places
  (2390)
作者 蘇鑰機
Author Clement Y. K. SO
摘要 傳播研究在上世紀二次大戰後於美國開始萌芽,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近年已成為一門顯學,逐漸由一個地位較低的科目(field) 升格為一個高階自主的學科(discipline),當中涉及本身的歷史、理論、教研人員、組織、期刊等(So, 1995)。學科成長的一個指標,是有人總結其歷史發展和討論未來的方向,例如《傳播季刊》(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在1983、1993及2004年,均有專刊探討傳播學的狀況。對於個別傳播領域如新聞(Riffe & Freitag, 1997)、廣告(Barry, 1990)、國際傳播(Lauf, 2005),都有專文論述。針對期刊出版的討論也有不少(Feeley, 2008; So, 1988)。

在華人社會中,台灣的傳播研究起步較早,規模和水準均有長足發展,著名的學術期刊已建立了多年。於是也有人回顧台灣傳播學的發展(汪琪、沈清松、羅文輝,2004;翁秀琪,2011),也有人探討學術期刊的情況(翁秀琪,2008;鍾蔚文、趙雅麗,2000)。中國大陸傳播研究雖然只在近20 年才開始,但其發展速度很快,其間也有一些文章回顧其發展和問題(王敏莉,2009;陳韜文,2012);也有學者論及學術期刊的概況(杜駿飛,2007;段京肅、任亞肅,2009)。

香港傳播學術界規模較少,到了2006 年才出版第一本期刊,所以之前很少專門回顧當地學術發展或期刊的論文(陳韜文,1992)。海外的華人學者分散於不同地方,文章發表於中、英文各種期刊,他們的情況很少人系統地加以整理。不過也有學者組織會議,探討有關課題,焦點在於兩岸三地的華人傳播研究,例如最近出版的書籍《華人傳播想像》(馮應謙、黃懿慧,2012)。

另一個同類的嘗試,是在2012 年1 月6 至7 日,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和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共同主辦「媒體2.0 x 社會21:新聞與閱聽人再界定」國際學術會議,其中有三個主題:(一)學術出版與傳播研究、(二)重構新聞、(三)重構閱聽人。這個會議同時慶祝《傳播與社會學刊》創刊五周年。

第一個主題的目的,在於探討華人社會的傳播研究,並了解一些主要學術期刊的情況。我們希望可以包括兩岸三地的學者,以及海外的華人研究代表。我們邀請了和這個主題相關的學者撰寫論文,但因會議每節時間有限,而且希望有足夠時間給每位論文發表人及作現場討論,所以只能安排三篇論文,分別由大陸、台灣及香港的學者撰寫。

大陸方面,浙江大學的李紅濤對學術期刊與知識生產素有研究,他提交的論文是〈中國傳播期刊知識生產的依附性:意識形態、機構利益與社會關係的制約〉。透過田野調查和深度訪談,他分析了中國大陸期刊市場的結構和制度特徵,並論述它們如何影響學術把關與知識生產的自主性。他指出,政治意識形態、編輯權力、主辦單位利益及社會網絡關係,都影響了期刊的專業運作。

台灣世新大學的翁秀琪一直對當地的傳播研究、學門發展和期刊出版都很關注,她應邀提交的論文是〈學術期刊與學術生產、學術表現的關聯初探:以台灣傳播學門學術期刊為例〉。她訪問了台灣學術期刊的七位主編,發現TSSCI制度產生了一些不平均問題,並涉及論文缺乏社會關聯、期刊數量不足、論文及審查素質有待提升等議題。

香港方面,蘇鑰機趁此機會和十多名研究生一起進行資料搜集,回顧《傳播與社會學刊》及其他同類刊物,分析香港、大陸、台灣及海外有關華人傳播研究的11 本刊物過去五年的出版內容,及一些值得關注的議題如學者之間的合作、本土學術力量的成長、不同地區的學術融合。為了配合此計劃,他在2011 年秋季開了一門新的研究生科目「內容與引文分析」,其中一項目標是同學們一起集體完成一篇論文〈中華傳播研究的現況:誰做甚麼和引用誰〉,在會議中發表。

探討「學術出版與傳播研究」這個主題,除了有三篇論文外,我們也邀請所有相關期刊的主編,參加這次會議,在圓桌會議中共同研討此主題。11 本期刊主編當中,有七位應邀出席,他們包括:邵培仁(《中國傳媒報告》主編)、趙晶晶(China Media Research主編)、馮建三(《新聞學研究》主編)、陳炳宏(《中華傳播學刊》主編)、陳韜文(《傳播與社會》主編)、李少南(Chines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主編)、郝曉鳴(As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主編)。還有胡智鋒(《現代傳播》主編)因事未能參加,之後提交了書面回應。

我們在會議前,先向各主編提供三篇論文的內容,包括內容分析中收集到的有關各期刊的資料及比較結果。我們又準備了10條問題作為引子,邀請各主編在會議中回應討論。他們可以選擇回應部分問題,也可以討論其他相關的議題,及在會後作意見補充。這些問題包括:

1. 請問您對本研究結果的哪些部分最感興趣?

2. 請問您是否對本研究結果感到意外?為甚麼?

3. 依據現有的研究結果,您如何評價過去五年的中華傳播學研究?

4. 請問貴刊如何定位?貴刊與其他同類期刊的區別何在?貴刊的

目標讀者是誰?

5. 請問貴刊是否針對主辦單位和編委會成員制定了專門的論文提

交政策?主辦單位和編委會成員是否有優先發表論文的權利?

6. 請問您如何比較兩岸三地及海外中華學術期刊與學術研究的規

律與發展?您認為在理論、方法、學派、青年學者或女性學者

等方面有哪些發展趨勢?

7. 請問您認為中華傳播學術期刊面臨哪些主要問題?如何解決這

些問題?

8. 請問您認為中華傳播學研究整體發展趨勢如何?將走向何方?

9. 請問您如何比較中華傳播學研究與西方主流傳播學研究?

10. 請問您對中華傳播學研究今後五到十年的發展有何期待?

此專輯由三篇論文及圓桌會議的發言紀錄組成。論文經由匿名方式評審,再邀請論文作者按意見作修改。圓桌會議紀錄也由參加者過目並作修訂潤飾。本專輯致力檢視近年中華傳播研究的情況及學術期刊的發展軌跡,希望能留下一些實證紀錄,為將來的探索提供比較的基礎,並透過專家的分析討論,就一些重要議題提出意見。此專輯如能某程度達到上述的目的,便可說完成任務了。
Abstract Chinese communication research has been carried out in various Chinese and overseas communities, including Mainland China, Taiwan, Hong Kong, Macau, Singapore and the United States. Attempts have been made to review and analyze the research efforts, patterns and publications in journals. A conference panel theme entitled “Academic Publi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Research” was dedicated to celebrate the fifth anniversary of the journal Communication & Society in January 2012. The resulting Special Issue consists of three research articles and detailed record of a round table discussion attended by seven journal editors and other scholars from various places. This Special Issue empirically documents and compares the research output of 11 journals from the past five years, and various conference participants discuss some important topics related to the current status of Chinese communication research.



本文引用格式

蘇鑰機(2013)。〈檢視兩岸多地的中華傳播研究〉。《傳播與社會學刊》,第23期,頁1–6。



Citation of this article:

So, C. Y. K. (2013). Examining Chinese communication research in various places. Communication & Society, 23, 1–6.
No.69  2024 July
No.68  2024 April
No.67  2024 January
No.66  2023 October
No.65  2023 July
© 2017 Communication & Society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