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與社會學刊》在2006 年12 月創刊,至今剛滿五年。在這不長不短的日子裏,我們很高興看到學刊已在研究社群中建立良好的聲譽,成為推動華文傳播研究的重要平台。
記得創刊時,我們曾說:創辦本學刊的目的是為華文傳播研究者提供知性探討的平台,主要目的有三:第一,我們將嚴守國際學術規範,盡量發表原創及優秀的研究成果。第二,我們將立足本土,放眼全球,以國際視野探究華文傳播學的前沿發展。第三,本刊倡導跨學科的傳播學研究,促進科際整合。在過去五年中,我們一直朝?以上的目標前進,未來也將繼續努力達成上述目標。
在編輯方針方面,我們也說過:我們將採取多元的取向,容許各種理論和方法爭鳴競逐,讓各種層次的研究相互輝映。本刊看重研究文稿是否持之有據、是否合乎邏輯,對質化研究和量化實證研究將一視同仁。我們最關注的是,論文的研究方法是否能回答研究者提出的問題。在過去五年中,我們一直遵從上述方針,未來也將依照這些原則來審查學刊的稿件。
能參與學刊的編輯工作,為促進華文傳播研究的發展盡一己之力,我們感到自豪,但並不自滿。我們常常掛懷的是如何使華文傳播研究更迅速、更健全地成長。有些人認為學刊的發展,很大程度受制於研究社群的特性和水平,即是說有怎麼樣的社群就有怎麼樣的學刊。這種說法固然言之成理,但我們也相信好的學刊可以影響研究社群的發展,提升研究社群的學術水準。因此《傳播與社會學刊》一直渴望發表最優秀、最有創意的論文,和大家分享傳播研究的前沿思想。
有些學者輕視華文學術研究,他們的態度確實阻礙了華文傳播的研究及出版。目前國際傳播研究為英文書寫所主導,這是一個我們必須承認的現實,但是從研究主體來看,無論是研究人員的數量、文化背景或者是研究對象,華文傳播研究都是非常重要的,不應受到英文書寫的永久制約。我們希望海內外優秀學者把華文傳播研究看成是自己的職責,努力建立華文傳播研究的國際學術的地位,千萬不要低估華文傳播研究學刊的任務及意義。經過不斷的努力,隨?論文質與量的提升,華文傳播研究遲早會受國際重視。請容許我們在此呼籲:學
有專長的海內外學者,請積極發揮你們中文書寫或中英左右開弓的能力,將你們的研究成果寫成中文論文投給《傳播與社會學刊》。
中國大陸每年畢業的新聞傳播學博士數以百計。他們的訓練比上一代好,而且每人均完成畢業論文的專題研究,其中有不少論文具有獨特的見解,這些博士論文應該是華文傳播研究的生力軍,可惜的是每年依據博士論文改寫的稿件數量不多,和畢業人數不成比例。也許競爭與升學等方面的考慮,可能導致這些剛畢業的博士有急功近利的想法,因而對本刊及其他同類型的學刊望而卻步。我們也趁此機會特別提醒這些年青學者,中國大陸的學術要求只會越來越高,強調質量並重,向國際標準看齊,也是遲早的事情。我們希望年輕學者應該趁年輕、學習能力強的時候,及早跑在時代前面,把自己努力完成的研究成果發表在最高水準的期刊上。
我們心急,但也了解不能太心急,因為我們知道學術只能是一步一腳印逐步發展。過去這些年,我們已經看到一些華文傳播研究的成長軌跡。以《傳播與社會學刊》為例,它過去五年刊登的論文觸及非常多的理論概念,代表華文傳播研究的範疇與學者的研究興趣寬廣,其中有不少論文具有學術創見與理論新意。由於涉及的理論概念數量太多,我們無法在這裏一一細數,只能簡要回顧幾個關鍵概念,作為我們思考學術研究與學刊出版關係的參考。
本刊曾有一期專門探究「新媒體事件」這個較新的概念,引起不少學者的關注。目前有關新媒體事件的研究可說是方興未艾,隨?社會媒介及互聯網影響力的擴大,我們相信這個概念會獲得國際更廣泛的注意。我們也有一期專門討論中國傳播的發展,該期探討「傳媒公共性」在中國如何形成的問題。我們相信同樣的問題也適用於其他社會與地區。我們有另一期以中港跨境電影為主題的,所探究的是「跨境傳播」這概念的內容與過程,我們相信這個概念的適用性也會隨著全球化的發展而擴大。有些關鍵概念不是以專刊的形式闡釋的,而是分散在多篇獨立的論文裏。不少論文關注的是互聯網或「新媒體社會效應」問題。由於傳媒的改變,這些傳媒效果研究,無論從問題的提法、研究方法以及資料分析法,都跟傳統的研究取向有些不同。「公共論述」是另一個多篇論文探究的主題。作者多以「框架分析」及「話語權」等概念來對公共論述進行梳理,從中找出公共論的邏輯和矛盾。此外,本刊也探討過「風險傳播」、「選舉傳播」、「健康傳播」、「傳播市場化」、「謠言傳播」、「不確定感」、「多元性真實」、「關聯政治」、「傳播與社會構成」、「自我審查」、「新聞勢力範圍」、「新聞議程多元性」等概念。「影像」在資訊科技及文化催動下,已成為當代傳播生態中的重要元素,無論是事物的再現、影像使用及其社會影響,似乎有走向核心位置的趨向。我們兩年前開闢〈視覺.文本〉專欄,希望引起大家對影像文化的重視。上面所說的只是一些例子,學刊每一期均訪問世界傳播研究的代表人物,他們所提及的理論及關鍵概念更多,我們也無法在此細數。
創刊五週年應該有甚麼紀念活動?最平實的紀念活動,莫過於繼續按時出版一期刊登優良論文的專刊。這一期專刊登載的文章較多,所以專刊的內容也更為充實。本期專刊以華人社會電視劇與時代為主題,由馮應謙擔任編輯。專刊的論文初稿曾經在2011 年年初在香港中文大學主辦的一個工作坊宣讀,其後經過審稿及多次修改而成。學術對談專欄方面,這次刊載的是馮應謙與電視研究權威Toby Miller 圍繞?電視研究展開的談話。從這個對談中,我們可以看出電視研究離末路尚遠,還有發展的可能性。〈傳播論壇〉方面,我們登載了黃懿慧對網路公共關係的反思,無論是對當前文獻的綜述與批評,或是對理論建構的建議,都值得對公共關係研究有興趣的讀者關注。今期〈視覺.文本〉邀請香港大學何式凝教授介紹她有關婦女的研究,並反思紀錄片作為研究方法的有效性、可靠性及被訪者的主體性。
另外一項慶祝創刊五週年的活動,是本刊在一月分召開「傳媒2.0 x社會21」國際學術會議,探討下列三個主題:(1) 學刊出版與傳播研究如何互動?(2)新聞在新媒體的衝擊下如何再定義?(3)閱聽人在新傳媒生態中如何再界定?我們就每一個主題從各地邀請十幾位學者發表他們的論文或觀察。會議採取工作坊的方式,讓大家有充分時間深入研討互動,希望每篇論文都可以在討論與修改後以最高水平呈現。正如過往一樣,我們希望有些論文能通過嚴格的審稿程序,登載在《傳播與社會學刊》上。
本刊的總編輯任期為三年,可以延長兩年,共為五年。本刊創刊後,陳韜文獲編委會選為首任總編輯,至今剛好五年,本期學刊是他編輯的最後一期。黃懿慧教授獲邀加入新的編委會,羅文輝則獲選為第二任總編輯。學刊將繼續由香港中文大學傳播研究中心及香港浸會大學傳播研究中心合辦,並由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出版。
最後,我們向各編輯顧問、審稿人、作者、各方友好及出版社同仁致意,感謝他們多年來對本刊的支持,希望未來能繼續得到大家的支持與協助。
This issue marks the 5th anniversary of the journal, and celebrates by reiterating its mission to provide a platform for advancing Chinese communication research and publishing state-of-the-art research articles. Looking back, it is important to take stock of the important issues that the Journal has covered, with new media events, transborder communication, and the publicness of media serving as some illustrative examples. As the journal moves forward, the editors would like to call on both established communication researchers and young PhD degree holders to contribute even more quality research to the journal in the future, and extend their heartfelt thanks to the board members, authors, reviewers, and professional peers for their help throughout the years.
本文引用格式
陳韜文、黃煜、馬傑偉、蕭小穗、馮應謙、葉月瑜、羅文輝(2012)。〈感謝與堅持:慶祝《傳播與社會學刊》創刊五週年〉。《傳播與社會學刊》,第19期,頁v–ix。
Communication & Society, 19 (2012)viiiPublished by The Chinese University
Citation of this article:
Chan, J. M., Huang, Y., Ma, K. W., Xiao, X., Fung, Y. H.,Yeh, Y. Y., Lo, V. H. (2012). E Gratitude and Persistence: Celebrating the 5thAnniversary of Communication & Society. Communication & Society, 19, v–i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