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uary  2009 7
學刊與研究社群的共生關係:從《傳播與 社會學刊》轉為季刊說起
《傳播與社會學刊》第一期在2006年12月中出版,每年三期,如今已出了六期。這一期比較特別,是《傳播與學會學刊》轉為季刊的首期。
藉此「三改四」的時刻,我們想在此向各位述說學刊的經驗和未來的構想,從側面反映一下華人傳播研究社群的狀?。
有怎樣的社群,就有怎樣的學刊,彼此是一種共生的關係。學刊有多種多樣,無論是取向、風格以至水平均有參差,而這正是社群多元及不平衡發展的反映。我們無意以《傳播與社會學刊》的經驗來概括研究社群的整體狀?,不過,我們還是可以把其發展看作傳播學術景觀的折射。
登載具原創性的論文是學刊的使命,《傳播與社會學刊》每期刊登的論文數量不定,主要視乎文章的長短,平均約有6–7篇。依此計算,本刊登過的文章,大約有四十之數。每篇稿件的字數比大陸學刊一般論文要多很多,平均在一萬八千左右。其實數字並非最重要,可以說,論文代表著研究者千錘百煉的心血結晶,是他們盡力做到最好的成果,是以每當我們拿到厚厚而印刷精美的學刊,不禁對他們產生一絲敬意,慶幸華人傳播研究社群的力量生生不息。事實上,有些教授為了給我們投稿,願意投入超常的勞動,一改再改,他們對學術的熱情和認真,足為社群的表率。
除了論文外,我們每期還設有「寫在卷首」和「學術對談」的欄目。「寫在卷首」猶如學刊的社論,除了簡介每期的內容外,有時還就一專門主題議論一下,希望引起各方對某些問題的關注。比如在第3期,我們呼籲提升地區個案研究的理論意義;在第5期,我們探討新傳媒有否帶來傳播學研究的範式轉移。
「學術對談」在中外學刊中都較為少見,是我們就特定議題與各方展開的對話。我們訪談的對象有時是世界著名學者,好像Manuel Castells, Anthony Giddens和Elihu Katz,分別討論網絡社會、全球化和傳播研究的方向等問題。有時,學術對談是圓桌會議的精要記錄,例如,第5期登載多位世界著名的學者關於互聯網是否改變社會結構的辯論,第4期是中、港、台師生對談博士生如何與導師相處及做畢業論文等問題,第6期則集合海內外具有代表性的學者,就中國傳媒改革往哪裏去的問題展開討論。
兩年來我們收到很多稿件,有來自台灣、北美、日本、英國和香港等地,更多是來自中國大陸。稿件的理論取向及方法,都相當多元,不拘一格,可以說是反映出華人傳播學界以至世界傳播社群的多元組合。不過,能夠通過匿名審稿的不是很多,以至學刊的棄用率(rejection rate)比我們願意見到的要高(一般學刊認為棄用率愈高愈好)。我們相信,假以時日,等更多的海外學者願意以中文書寫,又或有更多大陸學者對理論和方法有更好的掌握,又或者有更多有識之士願意花時間寫出嚴謹的論文,學刊的棄用率或者可以減少,這是我們樂於早日見到的。
由於中國大陸每年有大量傳播學博士生畢業,他們在理論和方法方面的訓練都較上一代要好,故我們創辦學刊之初,以為這些畢業生的來稿應該不少。但事實並非如此,究竟原因何在,暫時我們還沒有確實的答案。不過,我們想趁機在這裏大聲呼籲:大家切勿以為
本刊「高不可攀」,請踴躍把畢業論文最精彩的部分改寫成論文投來。
事實上,我們不管作者的身份高低,只要稿件有理論意義,方法對頭,我們都樂意刊登。我們過去就登過一些在校研究生和年青博士的稿件。
有些傳播學者現在仍然不時提出傳媒理論本土化的問題。不過,從來稿看來,絕大多數研究者是以華人社會作為研究對象,所以從研究的社會背景而言,本土化已經不是問題,其中的差異只在於論文議題的普遍性的大小。有些論文從理論化到發現的論述,莫不試圖與世界學術對話,有些文章則偏重本土特定社會條件下的論述。無論是哪一種情?,研究本土化其實已在進行。
《傳播與社會學刊》立足香港、背靠中國、面向台灣、放眼海外,希望為華人學者與世界學術提供對話的平台。我們相信,隨著大陸的開放和世界各地交流日益頻密,學術本土化以至國際化將在相關對話中完成。《傳播與社會學刊》已與國際期刊As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達成協議,後者將在2009年開始刊登本刊個別論文的英文版本。首先獲得刊登的將是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陳陽發表在本刊第4期關於女性新聞碎片化的論文。這種交流無疑是為實踐中西學術對話開拓了新的空間。
學刊論文一般涉及不同的理論和題材,這是傳播社群的多元性所決定的,學刊應該有充分的空間容納個別多元的稿件。過去短短兩年間,我們也曾推出兩期專刊,邀請專家就特定議題發表文章。第3期以香港回歸十年的傳播與政治變遷為題,發表了一系列論文;第6期則以中國傳媒改革開放三十周年為題發表了學術對談和相關的研究。從讀者的反應看,特刊的形式頗受歡迎,值得多做一些。不過,我們仍會堅持在專題與個別論文之間保持合理的平衡。
創辦《傳播與社會學刊》以來,學刊受到各方的讚許和鼓勵,為擴展學刊的影響,我們決定從2009年1月起,把學刊正式轉為季刊,本期是季刊的第一炮。
本期以跨境電影作為專題,由馬傑偉及陳韜文主編,推出尹鴻、朱影、孫紹誼、祁林、凌燕等多位學者的專題論文。這批論文是作者參與工作坊,經過互相批評,並接受審稿者的意見而修訂完成的結果,當中的學術意義可見諸馬、陳二位的專題導言。凡是關注跨地域文化生產以及文化混種問題的研究者,本期專題不容錯過。
學術對談則以媒介素養為題,參與者包括台灣的吳翠珍、陳世敏,中國大陸的陸曄、卜衛,香港的李月蓮和陳韜文,美國的潘忠黨和日本的劉雪雁等諸位教授。由於傳媒發展迅速,深入生活,對兒童少年的影響尤其大,是以媒介素養問題一直受到家長、老師和關心兒童少年成長人士的注意。這次圓桌對談集合了海峽兩岸三地及海外有關專家,既有學理的闡釋,也有實踐經驗的總結。
從本期起,我們增設不定期專欄「傳播論壇」,發表不同學者獨特而深刻的意見。南京大學杜駿飛就中國傳播教育的弊病開出處方,值得注意。過去中國大陸的大學教育觀念保守、課程守舊、師資缺乏、資源錯配、學術腐敗、欠缺自主,種種問題常為人私下所詬病,近年更有上升為公開言論的趨向。如果中國大陸教育不早日改革,問題將會累積,結果只會耽誤更多優良學子,拖慢社會的進步。問題是應該怎樣改革?杜駿飛教授根據專家訪談提出他的分析,我們歡迎大家作出回應,投稿本刊。
「傳播論壇」的文章,一般不用經過匿名盲審,我們看重的是文章是否觀點明確,有否根據,和議題對於傳播社群的重要性。來稿請特別註明投寄「傳播論壇」。
從下期起,我仍將推出另一常設專欄「視覺.文本」,開拓傳播研究的領域,有關詳情請見本期徵稿啟事。

順便一提,只要您到網址cschinese.com登記成為《傳播與社會學刊》之友,即可免費登入及下載所有內容。《傳播與社會學刊》是為了促進學術社區的發展而創立的,我們希望您閱讀之餘,也盡力支持它。請大家向各自的圖書館推介,要求它們訂閱本刊,這樣大家就可以看到印刷本。謝謝! 

No.69  2024 July
No.68  2024 April
No.67  2024 January
No.66  2023 October
No.65  2023 July
© 2017 Communication & Society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